top of page
搜尋
學員分享
2017年10月3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生命轉化故事 (Toto)
手療夜後,Toto這樣分享: 我在去年11月尾首次參加流動生命的手療之夜,主要是為了我8歲的兒子。他自去年3月起爆發了嚴重的濕疹,連慣看的中醫也束手無策,我和他爸爸每晚半夜為他 搔癢,大半年來也沒有安睡過。後來向順勢療法求助,日間發作的次數漸次減少,但有一關總是衝不破的,就...
511 次查看0 則留言
周兆祥博士
2017年4月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病的原始,療癒一擊而中
經過多年臨床經驗,終於悟出了這個重要的療癒道理: 久病不癒的朋友(尤其是生癌者)往往都是內心深處有揮之不去的憤怨,長期發出強烈負性能量,於是不斷招來、吸收各式各樣的負能量(所謂邪魔),惡性循環。 這些憤怨,又通常來自長期以負性態度待人接物而起。...
604 次查看0 則留言
周兆祥博士
2017年3月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食生可以保証疾病痊癒嗎?
天下間恐怕沒有「包醫」這一回事。 一個人健康能否改善,由許多因素決定,正如大家明白,世上只有兩個醫生可以醫好我們(1)自己(因為你想病才會病),(2)上帝(宇宙造化的安排,生命有命)。 食生的確處處帶來奇蹟,不斷有人由於成功食生而收獲超豐富,心想事成,但是食生並不是康復的重...
180 次查看0 則留言
周兆祥博士
2016年11月1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糖尿是飲食病,食對了就消失
早在兩千年前,中國的醫學家已懂得運用控制飲食的手段來治理糖尿病(當時稱為「消渴病」)。他們指出糖尿主要是飲食不正當所引起,所以溯本尋源,恢復正確的飲食習慣,才可以改善病情。 箇中的原理相當簡單:正常人飽餐之後,體內血糖升高,但是因為體內同時又分泌較多的胰島素,可以控制血糖在...
76 次查看0 則留言
周兆祥博士
2016年11月1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怎樣開悟,與疾病共舞?
所有病都是心病,所有心病都是靈病,即是生命出了問題。搞清楚自己是誰、正在做什麼,就能安身立命,心有所安,自然無須病下去。齊來了解生命的真相,真正健康快樂過一生。 你想病,身體自自然然懂得去病。你不再想病,覺悟到自己無須去想死,就會病好。因為身體自自然然懂得療癒自己。一旦搞通...
66 次查看0 則留言
周兆祥博士
2016年11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手療啓動身體自癒能力
學員夢境治療師Donna課後這樣說: 最近接觸手療,認識到我們的身體,意念潛有很大的潛能去修理自己的身體,修復自己的細胞,修復心靈,提升自己的狀態。 是的,Our bodies can heal ourselves to some extent....
608 次查看0 則留言
周兆祥博士
2016年10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怎樣發揮雙手魔力摸出健康
在13世紀時,德國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做了一個實驗︰找來一群剛出生的嬰兒,一個交由不同的保母照料,清楚要求她們絕對不可以接觸那些嬰兒,也不可對他們講話。 該次實驗的目的是找出人類最「原始」的語言,那位皇帝和專家們很想知道人本來是講甚麼話的,以為做這樣的實驗可以觀察小朋友在沒有...
44 次查看0 則留言
周兆祥博士
2016年10月2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他們怎樣逃出了生天? ——給患癌朋友的第17封信
拿支筆來,計算一下你自己康復機會有多大! 從此,你識做了。 「醫生告訴我只有剩下三十天的陽壽,我整個人呆著了,我大哭、大叫,憤怒莫名,我以為是他搞錯了,一定是將我的紀錄跟其他病人掉換了。我充滿了恐懼和自憐。有個下午,我向天狂叫:『上帝呀!我可以做些甚麼呢?』 ...
182 次查看0 則留言
周兆祥博士
2016年9月3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好消息:天堂、脫苦海、奇蹟
100年前,(全球平均大約)2000人才有一個生癌。 今天我們這種社會,每2個就有一個在離世之前生過癌。 今天在我們這種社會,每3個人有就一個超胖,每3個人就有一個心血管有問題(高血壓、硬化等),大半腸胃嚴重積毒,愈來愈多人哮喘、敏感……,所有疾病都在年輕化,後生一代紛紛提...
21 次查看0 則留言
周兆祥博士
2016年9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回歸天然飲食癌症不藥而癒 —— 給患癌朋友的第30封信
不論病得多嚴重,綠色飲食對於康復都大有説明。 不改變飲食習慣,病就難以醫好。 四十多年前,一位紐西蘭的女醫生發現自己臉上忽然長了一個瘤,很快越生越大。 那個時代,「生癌」還是新鮮事物,很少人聽過(大家時常提起都驚的疾病是「肺癆」。 ) 這位醫生叫伊娃 • 希爾,57歲。...
2,327 次查看0 則留言
周兆祥博士
2016年9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為甚麼病醫得好不是人意?
我們這種社會,大家習慣了「即食」,講求眼前馬上有甚麼結果,這種心態對於 工作至為不利,因為整全健康的恢復是一個微妙的過程,並非即時可以一個一個階段察覺、量度、驗證。科學有辦法量度血壓、細胞數目、腦電波各種指標,偏偏整全健康的狀況涉及千百種因素,無法用個別指標來「見證」,於是...
15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